当前位置: 大理标签 >  洱源渔潭会

【词条注释】在洱源的沙坪街,每逢中秋,这里会举办盛大的物资交流会,称渔潭会,因八月十五日始会,又称“八月十五会”。会期7~10天,省内外客商前往参加,每天到会人次约2万人。会期还举办大型文艺、体育活动,场面热闹非凡。

如果说三月街是大理的“春交会”,那么,渔潭会就是“秋交会”了,在滇西是仅次于三月街最大的物资交流会。渔潭会原在南边5公里的鱼潭坡,兴起于唐宪宗元和年间,最初是附近渔民、农民的庙会。

相传唐永徽年间,在渔潭坡油鱼洞中,有一条修炼成精的红鱼精,经常到洱海倾没渔船,伤害渔民,当地人民苦不堪言。一天,观音路过渔潭坡,红鱼精正在洱海中兴风作浪,只见洱海上空乌风暴雨,渔潭坡上飞沙走石,一艘艘渔船沉没海中,无数渔民葬身海底,于是观音抛出一张大网将红鱼精罩住,顿时风停浪止、晴空万里。观音制服了红鱼精,与红鱼精约法三章,准它于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出洞活动一次,其余时间均在洞中,红鱼精一一应允,于是又把它放回中。为防止红鱼精出洞后再兴风作浪,观音让当地渔民于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红鱼精出洞这天在渔潭坡上赶会,交易捕鱼网具和鱼叉,当红鱼精出洞时,看到熙熙攘攘的渔民们在交易捕鱼网具时,又退回洞中,不敢出洞祟。年复一年,便形成了渔潭会。

因洱源鱼潭坡地峡坡陡,1980年,会址迁到了沙坝。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各地商人结棚为市,交易物资以著名的邓川奶牛、剑川木雕家具、腾冲玉器、白族妇女金银首饰、民间剪纸、挑花刺绣品等为主。

大理地区白族人民的婚礼多在每年秋收后举行,渔潭会刚好在秋收前举办,凡要嫁娶的人家都要到渔潭会备办结婚用品,故渔潭会又称“嫁妆会”。会期成双结队的白族男女青年云集渔潭会,采购金银首饰、玉器用品、箱箱柜柜和桌椅等家具以及电视机、收录机、单车、手表等高档商品。外地商贾云集渔潭会,则购买邓川乳牛、骡马、耕牛和药材等地方土特名产,外商多来自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市和省内思茅、临沧、保山。丽江、中甸等专州。会期还有前来观光旅游的外国人和港澳同胞,他们在渔潭会选购各自喜爱的商品。会期,渔潭会组委会还举办各种文体活动,丰富与会群众的生活。


洱源渔潭会
类别:标签 | 热度:2592 | 发布时间:2015-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