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攻略 >  大理周城,寻一块飞满蝴蝶的花布

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收录了大理古城外周城村中传承上百年的“白族扎染技艺”。在这个被称为“民族扎染之乡”的山村中,能看到一块白布从绞扎、浸染等步骤,变成一块具有浓郁白族风情扎染布的制作过程。

在大理古城里,普及率最高的布料恐怕就是周城扎染了。

0030DvVWty6IxRofd5l27&690.jpg

大理古城的街道两侧,每隔几米就能看见一家打着“周城”旗号的小店铺,店里卖的是一些大理本土的手工艺品。其中最多也是最有名的,就是周城扎染;洋人街、人民路上,无论中西风格酒吧露天木桌上,总能看见周城蓝色花布衬托下的各种或洋火土的酒品;巷口“三坊一照壁”的白族民居木窗里,也常常看见用蓝色花布做成的窗帘随风摆动的影子。这些多以蓝色为主的花布上,飘逸着略微有些浮雕质感的蝴蝶、花瓣的图案。

就算你对大理手工艺品一窍不通,看见满街的扎染布,也能猜出周城扎染的名气。在大理的街上一家一家逛商店,从这条街走到那条街时,就从头到脚地把衣服换成了扎染布做的,就像刚从染缸里出来一样。有的人干脆买上几尺扎染布,当成工艺品带回家里,或者请设计师做成充满民族风味的时装,用大理常见的小花布惊艳四方。

古城店铺里的花布让人意犹未尽,向古城五华楼下一家名叫“奇彩屋”的扎染店主人打听染布的地方,女店主没有一丝保留地说,“是周城,那里的扎染更便宜”。

坐车奔赴周城,这只坐落在苍山脚下的古镇,离大理古城不过25公里。据说这座大理最大的白族村镇,有90%的家庭会这传承了上百年的扎染工艺。


段氏染坊 微缩的扎染车间

周城村沿着苍山缓坡向西展开,石板铺成的小路阡陌相通。古戏台前集市上,会有几位白族妇女热情邀请到他家看看扎染制作过程。在当地人的带领下,入村岔巷,钻进了有名的“段氏染坊”。

这是一幢典型的白族民居,白墙青瓦。走进院门,天井里上上下下,高高低低的竹竿是挂满了扎染作品。这些花布多为朴素的藏青色,也有翠绿、鹅黄、粉红、褐色等夹在其中,品种多得眼花缭乱。还有一些同样是花布制作的小物件,即使没搞清楚拿来做什么,看着也觉得亲切。阳光从天井上方洒下来,正好投射在院中花布上,满屋斑斓。


天井里最夺人眼球的,是一口直径足有一米五的大木桶,桶里是泛着青黑色的水,还能隐约看见浸泡在其中一团团的布。和其他爱花的白族人家一样,段氏染坊里也种了不少植物,木桶前的花盆里还种着制作染料的原材料——板蓝根。

在木桶前,是一张长桌,走近细瞧,桌面上铺着的坯布上,还盖着一层被刺了许多小洞的透明塑料模板。“这些小洞连起来就是图案”,一位穿着白族服装的女孩走过来说道。女孩一边说着,一边拿起一把宽木刷在塑料模版上比划起来:“先把模板压在白布上,再拿刷子沾染料加了蓝颜色的酒精在上面来回刷,当蓝色顺着针孔渗到白布上时,图案就落在上面了。再按照这些点捆扎,布缝好拿去染就能出现预想的图案了。”据说周城的村子里的女人农闲时节,都要背着背篓到染坊领布,然后按着蓝色标出的记号,用线绳紧紧绑扎,再送回染坊。

“花疙瘩”的秘密

周城,你可以装模作样的学习一下扎染的手艺。之所以说只能装模作样的学,是因为任何人在短时间里无法学会“扎”和“染”两道工序中的“扎”这门手艺。

缝扎向来是个灵巧的活计,扎花是扎染中第一道关键的工序,漏扎、错扎、多扎均会影响图案成形。没有扎紧的,浸染后图案就不清晰。而且用肉眼很难看出纹样的形制,只有浸染、拆线后才能检验工艺效果,所以不管扎得好坏与否都已无法补救,故扎花不仅需要耐心还需要高超的手艺。

周城妇女的心灵手巧在这里发挥了重要作用。她们灵巧的双手在白布上捆扎出一个个规则的“花疙瘩”,浸染之后白布上就会呈现出各种图案,所以民间又把扎染称为“疙瘩染”。不同花纹用不同的扎法,常见的蝴蝶、大花、叶子图案,还有不规则的兰花、鱼等复杂的花样,完全是双手一点点在白布上绞扎出来的。


段氏染坊院中藤椅上,两位身着白族服装的老奶奶正在绞扎着坯布(俗称生白布)。老奶奶布满皱纹和细痕的双手,在厚长的棉布上灵巧地捆扎着,用针线把之前做过记号的白布重叠或撮绉缝紧,堆在膝边的白布卷起的一端则是已经捆扎好的部分。旁边一位来串门的白族大姐说:“这块布老太太缝了快一个月”。而这仅仅是这块布完工前的第一道工序。

安详坐在院子里扎布的段老太太今年70多岁了,鼻梁上还架着一副老花眼镜。她抬起眼睛对我说:“我从小就开始学习扎染,那时要从织布开始学起,到今年已经有60个年头了。”老奶奶被棉线勒出无数细痕的双手,依旧灵活地在布上打结、绕圈,拿针的手有时还会往头发上轻蹭。

那些纯棉的坯布经她的绞扎后,犹如一大砣被扭结、挤压过的面团,呈现出一种奇特而规律的“疙瘩”。这些“花疙瘩”均匀地分布在白布上,有的疙瘩看着比较简单,有得却缝得像牛角一样,在布上一根根直立着,这些捆扎起来的“花疙瘩”就是周城扎染的秘密。


一块块一针一线绞扎出的“花疙瘩”白布,送进染缸浸染后,因为染料无法渗入“疙瘩”部分,由于不同部分扎的手法及松紧程度不一,染出来的不会呈现出各种各样的花纹来。在染缸里浸过的布挂在院子里晒干后,解开绞扎在白布上的棉线,在花纹与底色之间呈现渐变的效果的扎染花布就呈现在大家眼前了,扎染布花的边沿有渍印造成的渐淡或渐浓的色晕,显得自然而又变幻迷离。蓝白相间的色彩显现出无比的韵味。

板蓝根的艺术

还在仔细看老奶奶绞扎白布,同行的司机端来一个杯子,开水中飘浮着一小片绿叶子,不注意还以为是泡了一片茶叶。司机说:你看这就是染布用的板蓝根哦。杯子里不大的叶子颜色碧绿,没有一点蓝色的迹象,可是不一会,杯子中的“茶水”竟然逐渐变出了罕见的浅蓝色。看来板蓝根染色的作用还真不是吹的。这时,刚才那位年轻的白族姑娘走过来说,这板蓝根泡的水可以喝,是消炎的好东西呢。姑娘是土生土长的周城人,从小在母亲的指导下学习扎染工艺,平时在段氏染坊为慕名而来的游客讲解扎染制作工艺。

在姑娘的指引下,我们看见了周城人用来染布的板蓝根——那些板蓝根种在花盆里,约四五十厘米高,貌似某种草,又像长了藤的树苗。花盆旁还有一个装满蓝色膏状物的小桶,姑娘一边用木棒翻动,一边说:“这是兑了水的板蓝根染料。做这种染料,用的是板蓝根的根和叶,加石灰搅拌、浸泡制成的,然后再兑水就可以染布了”。姑娘的话简单而精炼,却把板蓝根从枝叶到蓝色染料的制作工艺细述了一遍。

在化学染料大行其道的时候,人们仿佛忘记了植物染料的存在,其实在古典和自然的色彩文化中,植物染料一直扮演着精彩的角色。使用最多的,恐怕就是药草板蓝根制作出的靛蓝,所以有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名句。这些年,人们又恢复了对植物染料的青睐。姑娘说,这原因不外乎有二,其一是植物本身,不少染料具有消炎、解热、解毒的保健作用,对人体有益。另外,植物染料浸染的布料制成的衣物穿起来更加舒适,皮肤不会有刺激感,尤其是自然的色泽,衣物越洗越自然,也越耐看。

这些取自大地的染料和手工,没有机械化时代的精准和重复,每分每秒都呈现着不同的色泽变化,这就是植物染料的最大特色,也是板蓝根的变化艺术。

大理周城,寻一块飞满蝴蝶的花布
类别:攻略 | 热度:1830 | 发布时间:2017-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