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理标签 >  董苑

【关键词】喜洲白族民居楸木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

【注释】“董苑”位于大理州喜洲镇东北角,是“喜洲商帮”创始人之一董澄农先生的宅院。始建于1942年。其建筑将白族民居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结合在一起。同时又集中了中西建筑的文化艺术盖建了一栋法式洋楼。董苑历时60余载风采依旧,其因独特的建筑艺术,先后于1987年定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

喜州是位于云南省西北大理北部最大的镇子。全镇共有明代、清代、民国以及当代各个时期各具特色的上百院白族民居建筑。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为明代遗留下来的杨士云“七尺书楼”;清代杨源大院,赵廷俊大院;民国严子珍大院,杨品相大院、董家大院等共三十多院。远远望去,像一座古朴典雅的城池,更像是一座巨大的民居建筑博物馆。那独具特色的造型,那几近完美的结构,都给人一种庄重雄浑而又不失轻巧灵透,古朴典雅而又不乏自由洒脱的质感和美感。

董家大院是中国唯一全部采用”木王“之称楸木建筑的宅院。楸木为大戟科落叶乔木,属紫葳科,梓树属。高达30米,叶三枚轮生,三角状卵形,先端尖,有三尖或五尖者。嫩叶及叶柄皆呈赤色,夏开花,两唇形,白色,内有紫斑,总状花序顶生。花后结实,蒴果细长,多软刺,熟则三裂,是东北一种面临绝种的优质名贵木材,生长于吉林山区,生长期慢,特别稀少。一般成材树在60年至80年。

董苑吸收了中外先进的建筑技术,小厦有廊,二楼均设回廊,连成了”走马串角楼“,精雕细刻的门窗,外加美人柜的玻璃,自备电力照明设备,建筑材料方面引进了钢筋、水泥。尤其在建筑技术上把白族民居推向了富有时代感的新高潮,又不失白族民居的新特色。成为白族民居建筑中中西结合的精品。

董家大院原占地面积6742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814平方米,主体建筑为两组建筑群,第一组是白族民居两院及4幢角房组成。中正厅一方为西面照壁。楼上楼下均有回廊。可串联各个房间。大门楼设东北角,采用白族传统的飞檐串角式三滴水造型,砖石结构,配有泥塑、石雕、彩画、大理石屏等主题图案。照壁外面石脚墙上段,曾镶嵌有大理石精品”双猫图“、”鸳鸯戏水图“等。此石的稀奇之处在于石面上,两只一虚一实呈土红色的猫,还有头对头在嬉戏的鸳鸯,形象十分生动,图案逼真。第二组建筑在西侧,是一座法式别墅洋楼,造型别致,墙体是灰沙装饰,外伸护栏阳台,室内有夹墙取暖设备,楼座围有大理石栏杆、花台、台阶。法式洋楼被称为‘将军楼’,因在滇西抗战时期,一些高级将领常住此楼而得名。将军楼为董苑内一幢典型的法式洋楼,是云南滇西第一幢钢混楼。

1942年建成时正值国名党第十一集团军进驻大理抗战,该集团军总司令宋希濂将军与董澄农先生有私交,此楼也就成为将军的官邸,当地人将这栋法式洋楼称为‘将军楼’。此楼还曾住过到滇西视察抗战的蒋经国、陈诚等国名党要员。解放后董澄农先生的后人将整个董家大院全部捐献给了政府,但此楼一直为部队所用,因此将军楼之名也一直延用至今。


可以说,在大理著名的景点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的喜洲白族民居建筑中的董苑,算是一颗璀璨的明珠。

【旅游小贴士】

喜洲以保存完整的白族民居闻名于世,喜爱拍摄古建筑和民族题材的朋友,一定不要错过此地。

【交通】

从大理古城到喜洲没有公交车,只能乘中巴车过去,有两种方法:

一是到古城西门(苍山门)的北侧,那里有个中巴停车场,在那里乘车就可以到喜洲了,回来也一样。二是到汽车北部客运站买下关—喜洲的车票,一般1个小时就到。有兴致游客也可在大理古城租单车从214国道沿着洱海到达喜洲,一般3~4个小时即可来回。也可在喜洲过夜,参加当地的晚会。第二天游览附近的蝴蝶泉景点

美食

粑粑几乎是随处可见的小吃,但喜洲粑粑又与众不同。喜洲粑粑以味香、甜、脆,口感香酥润滑为特色,又分为甜、咸两类。

喜洲粑粑的做法:1.胡麻用锅焙香,与红糖拌为一体,捣成茸做馅。面粉、水、老面混合为半酵面,揉匀静置。2.面团下碱揉匀,下剂子,压扁包入胡麻糖馅,压成粑粑形。3.平锅上火,烧热后抹上菜籽油,下入粑粑,中火烙至硬皮,转小火烤至成熟即成。

【住宿】

喜洲有不少家庭旅馆和客栈,大多价格不贵,但住宿条件和酒店也不能相提并论。但是,相比大理,喜洲是一处更安静的所在,住在这里,不要忙于奔走景点,只需要静静感受蓝天白云的乡野生活即可。我们建议你如果有时间,可以在喜洲住几天。如果只是游览,上午前往,半天时间游览完毕即可返回大理。


董苑
类别:标签 | 热度:2981 | 发布时间:2014-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