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叶子
顺着青灰而螺旋上升的水泥硬化盘山公路向上攀爬,约半个小时后,公路两旁正在严寒里次第绽放的一树树梅花把我们迎进了仰慕已久的“梅果之乡”云南大理洱海之源——松鹤村。
“松鹤”,诗意的地名,但即使我们奋力地爬到村头山顶也不见一片像样的松林,更不见一只白鹤在飞舞,只见满山满谷,远远近近的坡地上密密匝匝地分布着一片片梅林,正沐浴着罗坪山顶刮来的凛冽寒风而热闹地开放着,我们数十人的采风团早已陶醉在这无边无际的梅林花海之中,已无法上岸了,只得在深深的花海中漫步遨游,各自竖着耳朵去倾听花开花落的声音,扭动鼻子去品味梅花之馨香,睁大眼睛去观赏花枝的素雅,转动脑子去感悟梅花之纯洁和傲骨,激活全身去体验蜜蜂采花酿蜜的艰辛。
早在十几年前,我就曾听说爱穿雪白绵羊皮褂、好吹热烈高亢金唢呐来娱乐的彝族松鹤人,把种植梅树的活计当作排田种菜一样认真和细致,生产出的梅果青里透黄,个大味正,被列入高原绿色产品,其制品深受省内外“食梅”消费者的喜爱。
的确,现在展现在眼前的一坡坡、一块块长成的梅林就像经高级园艺师规划过、整理过的一畦畦菜园,很有规则的株行距使一山山梅林成排成行,使一座座梅山庞大而不杂乱,给观者有规整之美感。梅林花海下肥沃而松散的土块早在梅树含苞吐蕊前就被钢锄或微耕机深翻过,或多或少地施撒了一些牛屎羊粪等有机农家肥,这里的果农绝不轻易施用影响梅果品质而价格较高的无机化肥。有勤劳的果农在梅林下还套种了蚕豆、大麦等小春作物,或播撒一些黑麦草来饲喂家里的牛羊或猪鸡,给雪白的花海增添不少生机和绿意。梅林花海中几乎不见一丝与梅树争抢阳光和肥分的杂草,我想下一世去做松鹤人的一棵梅树也会极其幸福和快乐。
一行人鱼贯进入梅林花海时,面对争奇斗艳、灿烂芬芳、纯白、细碎而漂亮的一树树梅花,让我情不自禁地伸长了脖颈,让鼻孔凑近那一枝枝素雅而泛着清香的花蕊,然后做个深呼吸,虽然惊飞了一群忽上忽下,在花枝间忙碌的蜜蜂,但夹杂着酸香味的一股梅花香,立即穿过鼻腔,再进入肺腑,随后蔓延到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那一股股飘荡在梅林花海上空的梅香味毫不吝啬地吸引着来自茫茫群山间一群群辛勤地“为人酿蜜为人甜”的蜜蜂前来采集梅花蜜,也像磁铁一样,接连不断地吸引着来自四乡八村、五湖四海的赏花游客。
那天,接待我们的那个热情好客的彝族主人家不仅给我们品尝了满脑智慧的彝族人家以青松毛保鲜下来的“松鹤梨”,以特有的秘方腌制出的酸酸甜甜“松鹤梅”、“松鹤李”、“松鹤木瓜”等高原纯绿色果品美味,而且还不厌其烦地给我们烤制出一锅又一锅的苦荞粑粑,很大方地将一罐珍藏了很久的“梅花蜜”奉献出来,让大家在一树雪白梅花掩映而秀丽的农家小院里一起分享着洱源特有的美食之一的“苦荞粑粑蘸蜂蜜”。
在细嚼慢咽的品尝中,我还在醇甜的蜂蜜中品出了丝丝的酸香味。这的确如主人家所说的那样,是正宗本村产的野生“梅花蜜”,因为这里除了春天里少量的酸梨花、酸李花、酸桃花和木瓜花外,就只是漫山遍野的梅花了,这些无边无际的梅花花海就成了这里野生蜜蜂群唯一而丰富的蜜源花泉。
脚下这些经几十年牛屎羊粪滋润过的黄土地上生长的每一片梅林花海,在寒风苦雨里炼就了坚硬如铁的树干和枝丫,无论周遭如何幻变,它们都一味地向上生长,开枝撒叶,如期繁花似锦,硕果累累。梅林花海们愈挫愈奋,风雪越残酷,她们就越坚强,花儿就开得更丰富灿烂。雷雨越大,她们的果子就越结得饱满丰硕,但绝不会因此树倒枝折。
从松鹤的梅林花海那里回来的当晚,我在酣睡中做了一个梦,梦见栖居在罗坪山上的松鹤彝族同胞们都变成了一树树不畏贫瘠、不畏严寒、不畏酷暑、不畏旱魔、不畏风雨、尽力为群蜂提供蜜源的梅花,每时每刻芬芳着磨练出它们坚强品格的高山,每日每夜装扮着供它们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大地……
推荐目的地:
洱源县松鹤村梅园
线路:
下关—洱源县—松鹤村
(约2小时车程)
最佳观赏季节:
12月底至1月初
美食推荐:
梅花蜜、酸辣鱼、雕梅
图文作者:杨世明
发布:大理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