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耕
写于2020年10月
今年国庆中秋黄金周,大理喜洲的稻田美景及其深受游客青睐的场面,火遍了网络与电视。尤其央视播放的新闻,客户端推送的帖子,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反响。并且节后多日,在秋野间,游客及旅拍者依旧络绎不绝,可见其影响空前和魅力无限。
古镇喜洲的四方街
10月2日,我携家人回到喜洲,在强烈的诱惑力驱使下,一家人直奔东安门以东的田野。
这天,喜洲阳光灿烂,全国各地的游人和旅拍者云集。那一望无垠的流金稻田,映衬着蓝天白云,与含黛的远山、古朴的村庄和潺潺的流水相交织。如织的游客心旷神怡,漫步中不时驻足留影;那些旅拍者,摆弄着不同造型,尽情地浪漫;回家度假的乡亲或伴侣家人、或街坊朋友,乡音乡韵,欢声笑语。这可谓天地人合一,构成了一帧美丽自然的田园诗画,让人悦目娱心,流连忘返。
是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喜爱秋,迷恋秋,不单单是秋色迷人,而秋景如画、秋韵依依、秋高气爽,更是秋日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秋天稻子成熟,沉甸甸的谷穗像怕羞的姑娘腼腆地低着头,田野像铺了一地的金子。当一阵风儿吹过,一望无际的稻田波浪起伏,稻香袭人。天蓝云蔚,秋高气爽,金灿灿的田野不仅向人们传递丰收的喜讯,而且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尤其今年,人们深受新冠疫情的困扰,金秋美景是释放激情,愉悦身心的绝好去处。
喜看稻菽千重浪,喜洲秋色万人朝。置身于此,我不禁感慨万端,倍感自豪,在激情中按动着快门,记录下难得的美景。
女儿一家,从未和稻田亲密接触。如今难得回到家乡,身临其境,自然赏心悦目,无不兴高采烈,依依不舍。
10月11日,我又专程从大理回到喜洲拍摄。这天,已是黄金周后的第三天,可喜洲的游人依旧熙熙攘攘,旅拍热仍在延续。
为方便拍摄,我骑上朋友家的自行车,在古镇东南侧周边流转种植的几大片稻田间自由自在地游走。
天随人愿,喜洲阳光明媚,蓝蓝的天上白云飘。在东安门以东至城北村西南的田野,机声隆隆,收割机正在加紧作业,俨然一幅丰收的景象。但是,还没收割的其它成片稻田,仍一望无垠,美不胜收。这是天界画师灵感大发,豪情挥洒,泼墨大地,让人陶醉!
喜洲生态保护较好,气候优越,蓝天白云景象不可复制,配上金色稻田,再有苍山映衬,景致堪称一绝;喜洲白族民居建筑闻名天下,田野秋色与黛瓦白墙建筑的村庄交相辉映,加之乡间树木的点缀,构成了一幅天然简约的秋景。
在翔龙村东北至龙湖的稻田间,在中和邑周围的谷田里,那笔直的沥青混凝土道上停满了各色小车。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及旅拍者如痴如醉,尽情展现着风采,用快门留下对大理秋天的美好记忆。
我发现,寺下村东南的大片田野,浩浩荡荡,一望无际。那成熟的稻田,仿佛一块块金色的地毯。不同色彩的私家车和旅拍车在其间来来往往,情侣和旅拍者在车顶和车边做着各种造型,他们色彩绚丽的着装与稻田的金黄形成强烈对比,场面浪漫而极具时代感。触景生情,我穿梭往复,尽情抓拍,留下了一个个难得的画面。
夕阳下,我登上北面的髙埂远眺,大地一览无余。丘丘稻田随风起伏,片片民居错落有致,行行树木迎风摇曳,远处的苍山如黛,天空飘来淡淡的彩霞,秋野金色更加辉煌。
我不禁感叹:世界再大,大理的风花雪月可不能辜负了!
喜洲古镇入口处的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