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理标签 >  彝族大刀舞

【关键词】火把节 祭祀 震慑外族

【词条注释】大刀舞在彝语中称为“阿托皋”,“阿托”是“刀”的意思,“皋”即“玩耍”。过去跳大刀舞体现的是彝族人民对火的原始崇拜,以跳大刀舞作为抗御自然、驱逐邪恶病魔的主要祭祀形式,从而在心理上得到慰藉,同时也具有震慑外族侵略的意念。发展至今,具有了宗教、娱乐等多元的文化意义。

火把节跳大刀舞

火把节大理彝族民间最盛大的节日,亦称星回节。在巍山、南涧、漾濞一带的村落,每年农火把节夜间,全村人不分男女老幼聚在土主庙前,集体耍火把、跳大刀舞,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大刀舞表演者主要由大刀队、红旗队、面具队承担。大刀队仅限于成年男性,每个队员必须画好各种不同脸谱,头戴绣球,插上山鸡羽毛,手持木制或铁制大刀。表演者既像古代战士,又像舞蹈演员。其次是大刀队隐藏于特定地点,不暴露身份,在红旗队、面具队等送火把队伍的三次引诱下,随着三声土炮响,大刀队突然冲进火把队伍,才开始参与跳大刀舞。整个大刀舞表演过程变化多样:有圆阵围圈耍刀,有方阵对阵,有两人相互对杀等,与古代作战方式极为相似,场面较为壮观。跳大刀舞时只见大刀上下翻飞,左右盘旋,再现出彝族古代作战的壮观场面,人物形象鲜明。

大刀舞之下的民族

事实上,跳大刀舞不仅是彝族人民对火的原始崇拜的体现,也具有震慑外族侵略的寓意相传旧时封建王朝苛捐杂税名目繁多,彝族百姓秘密进行串连,铁匠赶制了大刀,联合起来杀贪官,开粮仓。后来王朝派兵镇压,起义的人民终因寡不敌众,最后退守到一个山头上,被王朝的军队团团包围。情况危急之下,一起义头领急中生智,要起义群众烧起大火手舞战刀,围着大火转圈子,同时不断高声唱:“阿苏咱哩早咱,阿苏咱哩早咱------”。(大意是我们的人多又多)歌声越唱越大,战刀越舞越有力,围剿起义群众的首领看到火光旁,长时间走不完的人流,犹豫不决,不敢轻举妄动。起义群众趁夜黑才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为纪念这事件,当地群众都会在节日红白喜事操起战刀边唱边跳,体现了彝族人民勤劳勇敢、英勇善战的民族精神。

祖传父教的民间瑰宝

随着时间不断地推移,独具风格大刀舞长期自发存在于各地彝族群众之中。各村寨彝族火把节祭祀活动与大刀舞的传承以言传身教的方式进行,小孩子从小就受到火祭祀活动的熏陶,男孩子十岁左右就开始参加每年的火祭祀活动,学习制作大刀、耍大刀等,少数积极性较高的中青年人还向老艺人学习主持祭祀活动及相关的各种技艺。正是这种“祖传父教”“潜移默化”的方式,才使得高峰彝族大刀舞能够较为完整的传承至今

彝族大刀舞演绎着彝族人民最纯朴的民族文化。不管岁月如何变迁,不管时光如何流逝,品不尽的是彝族文化,看不够的是彝族彝族大刀舞”,走不出的是彝族风情。

旅游小贴士

彝族起源:

关于彝族的族源,迄今众说纷纭,尚无定论,到目前为止,彝族的族源以土著说、说为主。土著说的观点论据比较充足。它又分西南土著说和云南土著说两种。羌氐说的观点较为普遍,它认为在六七千年前居住在我国西北青海地区的古羌氐人,开始向四面发展,其中有一支向祖国的西南方向游弋。古羌人早期南下的支系与当地土著部落融合,后来形成了西昌地区的邛蕃和云南地区的滇蕃等便是彝族的先民。

彝族大刀舞流传于巍山、南涧、漾濞一带彝族较为集中的地区,在当地火把节办红、白、喜事或会期中均有表演。

若在火把节观看彝族大刀舞,不要穿很好的衣服或远远避开火把,小心火把上的火星不会对人造成威胁,但衣服裤子就不好说了


彝族大刀舞
类别:标签 | 热度:5171 | 发布时间:2014-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