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人文历史 >  名人名士与南诏铁柱


南诏铁柱,古称崖川铁柱、天尊柱,位于弥渡县弥城镇西5公里处。从铭文可知,南诏铁柱铸造于872年,是大理地区唯一原汁原味保留下来的唐代遗物,因其独一无二的考古价值,1965年2月24日被命名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13日被命名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天下第一柱”美誉,堪称名柱。名柱、名联、名人三者合一,唯有南诏铁柱。

名联,指的是清代著名学者李彪撰写的一副对联。李滮(1820—1896),字星海,号菊村,又号抱虎山人,弥渡大庄营人。李滮于1844年中道光甲辰科乡试举人,学识渊博,贯通百科,著述宏富,有《四书浅解》、《周易标义》、《五纬考度》、《吕律算草》等数十种。李滮一生有短暂的做官履历,参编《云南通志》,大不部分时间里,奔走于大理西云书院、弥渡中和书院、香山书院的讲堂之上,一代师表,滇西翘楚多出其门。云贵总督岑毓英有联“滇水名家皆弟子;辋川高枕玉羲游”褒奖李滮,称李滮为一代名士,实在是名副其实,实至名归。李滮还是一个楹联大家和书法家,只是常常被他的学名、教名所掩埋。他为南诏铁柱庙大殿撰写的楹联就是一副十分宝贵的对联,联云:

芦笙赛祖,毡帽踏歌,当年柱号天尊,金缕翔环遗旧垒;

盟石掩埋,诏碑苔蚀,几字文留唐物,彩云深处有荒祠。

这副长联,上联写南诏年间当地居民在南诏铁柱庙的祭祀活动,轻描淡写地点出了白子国主张乐进求逊位于细奴逻的历史典故,向读者展示了一幅优美的民族风情画;下联写细奴逻砍石盟誓、南诏德化碑等历史均已过眼烟云,只有这根唐代的铁柱还同庙宇一起留在彩云深处的荒草之中。荒芜寂寞的景象,情景交融的笔法,苍劲悲凉的情怀,蕴涵着浓郁的历史沧桑感,显示出作者不同凡响的雄富才学。也许,李滮怎么也想不到,百余年之后,他为南诏铁柱庙大殿撰写的楹联成为名联。

名联,可不是自封的,而是当代对联学界的泰斗级人物、中南大学教授余德泉悉心拣选的结果。1995年,余德泉精选百家,荟萃中华对联精华,编著成《天下名联》一书,李滮的南诏铁柱庙楹联以工稳博雅、沉着大气、内涵深刻,当仁不让,以绝对优势入选,跻身天下名联之列。至此,经过一个多世纪的酝酿,千年铁柱与名士李滮、名人费孝通融为一体,成为流传千古的佳话。其实,李滮不愧楹联高手,他对南诏铁柱的题写对联不只以上一副,另两副依然令人折服,一是“欲访六诏遗风,铁柱常栖金缕鸟;每逢二元上日,芦笙不断踏歌人”。另一副为“铁柱古三分,晋归一统;彩云乡里庙,显出神威。”

名人,指的是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费孝通。费孝通(1910—2005),江苏吴江人,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1956年11月,费孝通骑着马走进了南诏铁柱庙,对南诏铁柱进行了细致考察,随后考察了白崖城等其它历史遗迹遗址,写成《大理历史文物的初步查访》,对南诏铁柱的民族学和民俗学研究价值给予高度评价,他说:“弥渡铁柱庙侧殿的两个塑像是生动的少数民族形象”。这对于长期存在的族属争论来说,起到了一锤定音的效果。随后,费孝通先生还欣然应邀,留下墨宝,亲笔题书“南诏铁柱”四字和李滮楹联,至今赫然悬挂于南诏铁柱,供前往游览探胜者欣赏。

值得一提的是,南诏铁柱作为一方胜迹,古往今来吸引了不少名人名士慕名前来,诸如唐代史学家樊绰、元代御史郭松年等著述有记,清代诗人黄元治、谷际岐、师范、胡蔚等留下怀古幽思,当代著名学者徐嘉瑞、作家方纪、彭荆风等著文题咏赞叹,不一而足,不胜枚举。而于南诏铁柱,名柱、名联、名人合一,堪称三绝,成为大理地区人文历史的奇观之一。

名人名士与南诏铁柱
类别:人文 | 热度:2043 | 发布时间:2015-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