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人文历史 >  明代弥渡文笔塔

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八月十九日,著名旅行家徐霞客从蒙化(今巍山)出发,经隆庆关进入弥渡。正是秋阳高照的下午,最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巍然屹立于县城东的文笔塔。绕过文笔山一里,遂投宿于上海子村。夜晚,借着灰暗如豆的灯光,徐霞客写下当天的游记:“买米于城,出北门,随墙东转一里,有支峰自东南绕而北,有小浮屠在其上”。

徐霞客笔下的“小浮屠”,就是今天还保存完好的文笔塔。因坐落于回龙山之巅,故当地人又称回龙塔,塔高约16米,为密檐式六方锥形实心砖塔,青条石镶砌而成,共十一级,每级均以花边青砖出挑呈犬牙状,坚固朴实。塔身以白灰粉饰,故而万历《赵州志》称之为白塔。塔刹宝顶为铁铸件,今已锈蚀斑驳,从宝顶铭文“永镇大尸山鬼”字样来看,文笔塔文风水塔,以祈镇瘟疫,求倡文风。建塔具体年代,历代史书没有明确记载,乾隆《赵州志》载“相传阿育王之子所建”,更属荒诞。据考证,文笔塔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远眺文笔塔)

文笔塔是弥渡文气文脉的象征。相传,万历年间,弥渡士绅见回龙山东峙,毗雄南流,而县境北高南低,元气南逝,“弥城若舟,建塔以绾之”,以壮一方之形胜,张扬文气,祈祷文运天开、进士及第,借佛法灵力佑助科第隆兴、考场得意,把对佛德的虔诚尊崇与对世俗功名利禄的向往溶于一塔。堪舆家预测,尔后弥渡将元气聚敛,地灵人杰,人才辈出。果然,文笔塔如一支竖起的冲天巨笔,以其兴化人文,振文教风气而蔚为壮观,迄明以至清,弥渡文风大盛,一方边陲之地呈现“六科六解亚”盛况,人才辈出,“人文与州城并盛”。

考诸文献,弥渡地方自古就有建塔以镇风水、倡文风之习俗。回龙山之巅,除了建筑有文笔塔外,清嘉庆元年(1796),一个姓陆的大理督捕通判(驻防弥渡市)倡建回龙祠,山下还建有龙王庙等相关建筑,“以为士民祈祷雨阳之所”。道光年间,前代科举“六科六解亚”之兴盛文风不再,时任大理督捕通判陈焘认为,奎光书院位于青螺山下,城河高流,坐落地势低洼,致使风水不佳,文风士气不振。故而捐金备材筹工,添建厢房四间,拓展回龙祠,建成龙文书院。自此,文笔塔下,书声琅琅,文风为之一振。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云贵总督岑毓英亲为文献楼题匾赞叹:“文献名邦”,题联“地足中和,人敦礼让;名联解亚,秀毓甲科”。直到今天,文笔塔下改为弥渡一中,莘莘学子依然孜孜求学于此。

(文笔添砚)

数百年来,文笔塔历经风雨沧桑,火劫兵戎,甚至数次大地震,依然矗立如初,凝重庄严,驱邪扶正,雄镇弥川,一直作为弥渡川中一个地标性建筑而存在。其实,至少在清道光年间,文笔塔一直被称为回龙塔,文笔塔之名应是此后文人雅士起的名,取翰墨书香、文风丕振之吉意。由于回龙山下有一泓池水碧波荡漾,清澈见底,每当天清月明之时,塔影倒映池中,文人雅士即美其名曰“文笔添砚”,并将其列为弥渡十景之一。这应该是清末之雅事了。

明代弥渡文笔塔
类别:人文 | 热度:2154 | 发布时间:2016-01-03